1、放線定位:
施工前,根據施工圖將管網的中心線、槽底標高放于綠化區域,做白色線標識。給水管道的基礎應堅實和密實,不得鋪設在凍土和未經處理的松土上。如放線時遇到此種士,需做相應處理。
2、開挖土方
放線定位后,進行管溝挖掘。挖溝深度應保證PVC管埋設于凍土層以下,一則防止管線內液體結冰致使管材凍裂;二則可承受來自地表的外壓。管溝挖掘要平坦,鋪設塑料管道的溝底應平整,不得有突出的尖硬體,土壤的顆粒粒徑不大于12mm,必要時可鋪100mm厚的砂墊層。
3、管材檢驗:
管材安裝放入溝底前,應進行管材檢驗。管材在搬運裝卸過程當中,要輕搬、輕放,并派人對各環節進行追蹤指導。從貨車之卸車,倉庫至工地搬運、裝卸,再到工地之卸貨,管材下溝之擺放等必須嚴格把關,防止拋摔現象發生。在送貨過程中,車輛欄桿要有輕軟性材料包覆,車廂底部、側面可鋪設棉被、毛毯等以減少震動碰撞。另外,在裝卸過程中也要注意,以防劃傷管體,避免劃痕效應的發生。
管道安裝前應對管材進行外觀質量和尺寸偏差的檢查。各種管材須符合相應現行標準的規定。安裝前應保持管內清潔,不得混入雜物。以影響正常使用。
4、管道安裝
管材檢驗合格后即可進行安裝。采用承插口粘接施工的管材,管道和管件粘接表面按粘接技術要求進行去污、打毛等預處理,承口和插口的配合間隙,粘接劑應涂抹均勻飽滿,承插深度應為管外徑的1~1.5倍。粘接后24小時內不得移動管道。灌溉管道全部根據平整后地形放坡敷設,根據圖紙要求保證坡度不小于2%o,敷設在綠化帶內的管頂最小埋深為0.3m,在人行道下的PE管最小埋深為0.3m,其余地方管項最小埋深均為0.7m。
5、管道水壓試驗
管道施工安裝合格后,即分段進行管網水壓試驗。水壓試驗必須按規定進行。壓力表選用0.35級或0.40級的標準壓力表。被測管網應設調壓裝置。水壓試驗前應檢查:閥門啟閉應靈活,開度應符合要求;排、進氣裝置應暢通;管道應固定,接頭處應顯露并能觀察清楚滲水情況。管道實驗段長度不大于1000米,管道注滿水經24小時后,方可進行耐水試驗。
試驗宜在環境溫度5°C以上進行,否則應有防凍措施。試驗壓力應按設計要求,實驗時升壓應緩慢,達到試驗壓力后,保壓10min,無滲漏、無變形即為合格。在耐水壓試驗保壓10min期間,如壓力下降0.05Mpa,應進行滲水量試驗,如實際滲水量小于允許滲水量即為合格;實際滲水量大于允許滲水量時,應修補后重測,直至合格后為準。
6、管溝回填:
管及管件安裝完畢后,應填土定位,經水壓實驗合格后應盡快回填?;靥钋皯獙喜蹆纫磺须s物清除干凈,積水排凈?;靥畋仨氃诠艿纼蓚韧瑫r進行,嚴禁單側回填,填土應分層夯實。
埋地塑料管道回填時,管道周圍回填土不得夾雜尖硬物體直接與塑料管壁接觸,應先用砂土或顆粒粒徑不大于12mm的土壤回填至頂上側300mm處。